首页 > 管理资料 > 成功学类 > 财富人生——天下浙商
资料名称:

财富人生——天下浙商

上传作者: 廖子川 资料类别: 成功学类
资料格式: 压缩文档 下载次数: 905
更新时间: 2009-10-15 16:55:26
所需C币: 6C币/年 (备注:包年会员不需C币)
所属学院:
企业商学院
草根版MBA《浙商制造》
浙商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浙商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他们的产业都很低层次,他们的规模都很小;他们多是家族制;浙商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很保守;他们的管理像风筝一样牢牢地抓在手里;他们从事的多是传统产业,很少高新技术……
前言:
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
• (代序)“浙商”在路上
一?
  我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角度来为杨轶清的这部新著作序,尽管我是最早知道他要开始这次创作并对之深感兴趣的人之一。?
  伟大的理论与活泼的现实之间似乎总纠缠着一些难以化解的敌意。就好比此刻,面对 杨轶清的这部耗时经年、洋洋洒洒的书稿,我却始终无法从他给出的结论与描述的事实中寻找到令自己信服的对应。?
  杨轶清告诉我们:据2002年底的调查,浙江民营企业所创造的总产值达4500亿元左右,比广东大一倍,作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两大民营经济模型,浙江企业所迸发出来的成长后劲和活力令人惊奇;另一份同样让人吃惊的数据是: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最终产品的产量中,浙江有109种居全国第二,154种居第三位,56种产品是全国冠军。?
  可同时,杨轶清又告诉我们,浙商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他们的产业层次都很低,他们的规模都很小;浙江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全国水平小1/4,浙江尚无一家百亿规模的企业。?
  在过去的20年里,浙商的成长延续着一条十分清晰的轨迹:早期的走私、制假、售劣使很多胆大的农民商人捞取到“第一桶金”,在他们把这些商品贩售到全国各地的同时,便开始编织起一张张辐射全国的销售版图,在这样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专业市场出现了,浙江成为全国日用小商品、轻纺及机械加工产品的物流凹地,年物流超过百亿元的市场比比皆是,流通带动了乡土企业的成长,而市场与企业的两轮驱动,则完成了浙商的原始积累,这样的演进一直从20世纪70年代末持续到90年代初。在这以后,从流通中赚取到的金钱又源源不断地沉淀到了实业之中,专业市场所形成的流通优势进一步催生出了以劳动密集型和高度专业化为特征的实业模型,在浙江各地冒出很多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工厂,譬如一个人由上而下的全身装束——眼镜、领带、衬衫、西装、皮带、袜子、皮鞋、打火机、圆珠笔等等,其产量之最均在浙江。而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工厂又以惊人的成本优势开始它们各自的海外倾销之旅,这些年浙江经济的高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外贸增长,而其核心能力,便隐藏于此。?
  这种成长模式的优劣,交错如麻,一言难辨。市场触角的敏锐与战略意识的缺乏、经营谋略的凌厉与资本理念的滞后、谋财心态的膨胀与人文气质的短缺,专业水准的高超与行业空间的狭小……便是在如此狭窄的现实走廊上,杨轶清企图找到理论与事实交汇的那个亮点。他在书中所提出的种种设问,以及为解开设问而给出的种种思考,其行为本身已构成了商业思想上的生动悖论。?
  二?
  这些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界定与识别正成为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徽商、晋商、潮汕商,这些已经蒙上烟尘的“金字匾牌”被重新翻拣出来,2000年,一位叫王辉耀的“海归”在南京发起了一次“新华商大会”,更是把这一“运动”推向了高潮。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界定与识别似乎正成为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命题。?
  在这期间,杨轶清显然是踏实而理性的。这是他为浙商所写的第二本书,两年前,他为他所在的报社主编过一本《财富与未来——走近浙商》,而在这本新书中,他则试图“走进”浙商。
  书中所涉及的浙商都是现今在商海中闪耀的“明星”,其中我相识大半,即便不识的也已耳熟能详,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江南商人的机敏、坚韧与务实,大抵能代表“浙商”的所有生命基因。我并不能完全地赞同书中的观点和赞誉,可是杨轶清所进行的工作却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他从一个人文关注的视角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解读——这中间当然可能有正读、误读和反读,其实结论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描述本身。?
  然而,有一点我很想在这里表达:在这一“浙商俱乐部”中,某些企业家身上的戏剧化特质,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或者,因为行业特殊的缘故,使他们更容易接近聚光灯。但是我却宁可相信管理学家吉姆•科林斯所说过的话:“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什么比明星CEO的增多更具破坏性……实质上,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能够使企业脱胎换骨的那些领导素质都是不正确的。”?
  因此,我更认同杨轶清的一个判断:“浙商的厉害,主要不是叱咤风云的名人大家,而是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庞大的群体阵容。”?
  三?
  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部绝妙的作品。?
  光荣与梦想,骚动与苍凉,大自然的破坏与重建,人的观念的颠覆与涅,社会秩序与经济体制的重构与转型,确切地说,迄今,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能十分明确地描绘出这个变动时代的真实轨迹。我们所从事的财经研究与创作尤其如此。?
  我们都在路上,我们的思想的翅膀还没有飞翔到足以看清整条道路的高度。?思考如此,实践似乎亦如此。?
  我们的“浙商”们也都在路上,他们的事业如同一株株正亟待风雷考验的大树,淘汰别人与被别人淘汰,是这代企业家在未来数年内将面临的最为惨烈的命运抉择。?
  美国管理学家阿•德赫斯在《有生命的公司》一书中透露过一个秘密:在过去的20年里,《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还不到50年,而那些存活下来的幸运者中,至少有45%每10年会遭遇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些企业为什么还能生存下来呢?德赫斯的分析是:这些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实用目的的同时,还把重点放在诸如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建设上。长寿公司不会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企业主和鼓动追求利润及价值的经济体,他们认为自己是另外的生命系统——由为他们工作因而也属于他们的人所组成的生命系统。?
  所谓的“生命系统”,其核心便是一种可持续的价值认同,是一种对社会的关怀和资源正当利用的尊重。而事实上,现今中国的所谓“企业家群体”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认知深度。
  这正是我们所能够期许的。?
  这也是我们所愿意期许的。?是为序。?2003年1月
……
相关资料
  • 暂无资料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5108589号 广东省音像制品制作经营许可证 粤音制证字第 B005号信息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 粤字第9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80129号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5-2011 ichinace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