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资料 > 创新发展 > 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1)
资料名称:

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1)

上传作者: 陈亿章 资料类别: 创新发展
资料格式: WORD文档 下载次数: 745
更新时间: 2011-09-20 23:02:26
所需C币: 0C币/年 (备注:包年会员不需C币)
所属学院:
企业商学院
  “一代名相”魏征在向唐太宗上奏,提到这么一句“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维好比流水,没能突破种种障碍,也只能停留在原地,沦为一滩死水。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来自心理学上研究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这种心理现象,最早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发现的。他提出在人的意识中出现过的观念,有一种在意识中再重复出现的趋势。他曾经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心理定势的存在。比如,当一个人连续10次到15次手里拿着两个质量不相等的球,然后再让他拿两个质量完全相等的球,他也会感知为不相等。心理学上一般把心理定势解释为“是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思维现象也属于心理现象,思维现象是心理现象的高级形式。思维定势也可以解释为“是过去思维影响现在的思维”。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对常规思考是有利的。因为我们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许多弯路,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
    这种思维定势的有利作用还表现在许多专家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存在许多有关专业问题的思维定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效率地理解和解答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在学校里,老师经常会鼓励同学准确而迅速地形成学习上的思维定势。
    但是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各个领域里有很多经过深入研究最后导致获得了重大成果的现象,其实早就有人遇到过,为什么总是只有极个别的人才会去注意、重视和研究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般人难以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已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进行探索、尝试,需要提出许多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这时如果遵循人们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去思考问题,将对创新思维起妨碍和束缚的作用,会使人们陷在旧思考程序的无形框框中,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看成是钉子”。   
  在一个问题上形成了思维定势,时间越长,重复次数越多,它对人的创新束缚就会越强。要摆脱和突破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  。
    思维定势有从众型思维定势、从书型思维定势、经验型思维定势、权威型思维定势和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等等,如果要有所创新,我们一定要摆脱这些思维定势的影响。
1.1从众型思维   
有一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导率。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照过去计算的数字高500倍,他感到这个差距太大,如果公布出来会被人看作哗众取宠,因此他没有公布自己的测量结果,也没有进一步进行研究。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个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同样的结果并将结果公布出来,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赞誉。
    思维上的从众思维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有害心理。另外,以众人是非为是,人云亦云是一种保险的处世态度。
在我们的世界上.衡量是非的标准往往不是纯粹的事物,而是主观的感受。在一个群体之中,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情错了,那么,这件事情就是错了。我们常说谣言重复1000次就是真理,因为当某种谣言重复出现时,大家就会把这个谣言当成通行的法则,当成了真实的情况。
历史上有过一件这样的事例,在罗马帝国时期,意大利米兰城有位神父奥古斯丁,他打算到罗马去,但是遇到这样一个宗教难题:米兰的基督徒在星期六举行安息日仪式,而罗马的基督徒是在星期天举行安息日仪式,奥古斯丁就这个问题请教主教安布洛斯:“我在罗马应当以哪一天为安息日呢?”安布洛斯回答到:“在罗马的时候就随罗马人的做法。”但是安布洛斯并没有想到这样的问题:如果罗马人做错了,我们是不是跟着错的去做?这个事例说明了大家都把从众定势当作行动指南,当某人加入到另一群体时他会感到手足无措,他就会首先按照从众原则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群体的新规矩,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随乡入俗。如果要有所创新的人就不能够按照大家的口径来发表意见,而是应当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其实并不一定正确。一般来说,创新思维能力强的人具有思维反潮流的精神,而思维从众倾向强的人往往是创新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从众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维,有利于群体的一致行动,但是它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因此,对于一个团体来说,“一致同意”并非好事,在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从众思维定势。
1.2权威型思维
    在我们的思维中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遵从权威人士的想法,不少人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认为权威的言论、看法就是真理,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必错无疑,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另一误区一权威型思维误区。
在我国古代有一本医术叫《苏沈良方》,书中记载了一些治疗伤寒病的所谓秘方。宋朝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介绍了这本书。苏东坡没有认真审查。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就写了一篇序言对此书大加推崇,序言里还写了“真济世卫生之宝也”。经他这么一推荐,人们纷纷采用书中的“秘方”,结果医死了无数的人。后来有一位医生在自己所写的一本书里。为了避免谬种流传,遗害无穷,他先照录了苏东坡的那篇序言,接着便直言不讳地说:“此药治伤寒,因东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   
我们再来看看一句俗谚“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这句谚语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告诉人们,黄鼠狼是吃鸡的,是鸡的死对头。上海华东师范大同学物系的一位老师也是自小就知道这句谚语,但是后来他产生了怀疑,他决定通过实验查查这条谚语的真实性。他做了两个实验。一是他花了20年的时间解剖了1000多只黄鼠狼的胃。他从黄鼠狼的胃里的残余物中发现黄鼠狼的主要食物是老鼠,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害虫,但是从来没有发现过鸡肉、鸡骨等残余物。另一个实验是他多次把黄鼠狼和鸡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的黄鼠狼不仅不会向鸡发动进攻,而且他们还相处得十分融洽,各吃各的,互不相扰。 
    以上是有关权威型思维定势对创新和发明的阻碍作用的实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定势呢?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权威,权威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实际存在的现象。人们对权威普遍怀有尊崇之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听专家的意见会得到好处甚至成功,如果不慎违反了专家的意见,总是要招致或大或小的失败或损失。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了以专家的是非为是非,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专家不可能出错”。
权威型思维定势的产生有两个途径,其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产生的“专业权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家”。
  在专业领域之外,为了弥补我们的知识缺陷,通常会求助于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对于专家的意见,我们通常会无条件地接受。比如:“人体内如果缺少维生素C牙龈就会容易出血”、“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战争”等等.在通常情况下服从专家的看法会少走很多弯路,时间久了人们就会认为“专家的意见不会错”。在现实生活中当两人发生争执时,人们往往会用某位专家的话来作引证。
当某一领域专家的权威确立之后,除了不断地强化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的现象,即把某个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不恰当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比如某位专家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可能是在某尖端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是,马上有人请他参政议政,担任某个单位的领导等等,也就是说他马上就成了一切领域的权威。例如,爱因斯坦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之后,曾有人邀请他参与政治,竞选以色列总统,当然爱因斯坦坚决地回绝了。 
  权威型思维定势也有它的两面性,在日常的思维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节省我们的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我们不必再从头研究经典物理学,只要从牛顿的力学理论学起就可以了;我们不必要再从头研究计算机原理,只要从微机原理学起就可以了;我们也不必要从头研究机械理论,只要从机械原理学起就可以了,等等。
从创新思维培养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突破旧权威的思维束缚,不要沿用权威的思路,时刻警惕权威型思维定势。那么怎样才能摆脱权威思维的定势呢?为了摆脱权威型思维定势,我们就要对思维中所涉及的权威所提出的看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霍尔生于1855年,于1877年考入霍普金斯的研究生院,跟着罗兰教授攻读物理。在罗兰开设的课程中,麦克斯韦的《电磁学》被指定为教科书。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霍尔对麦克斯韦的一段论述产生了怀疑。书中这样写到:“在导线中流动的电流本身完全不受附近磁铁或其他电流的影响……”霍尔读到这句话后感到似乎和普通的物理知识相矛盾。不久他又读到瑞典物理学家埃德隆德教授的一篇文章,文中明确地假定:“电流受磁电的作用,恰如载流导线受磁铁的作用一样。”
    在发现两个学术权威的论点不一致之后,霍尔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他又去请教罗兰教授,教授告诉他,他也曾怀疑过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也曾做过一个实验但是没有成功。于是霍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实验中,终于发现通过金箔条的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电势,方向与电流和磁场垂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霍尔效应”。
被誉为核物理学之父的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是被大家公认的开辟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少数几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原子结构的太阳系模型,为科学家们探讨原子结构奠定了基础。他预言的中子后来被发现,为人类获得原子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他曾经断言:“就释放能量来说,用原子核来做实验,可以说纯属浪费。”他甚至还说过:“那些指望通过原子核的分裂而获得能量的人都是胡说八道。”如果当时的科学家都因为卢瑟福这样说过而停止了在获取核能道路上的继续前进,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核能广泛应用的前景。
1.3经验型思维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从幼儿到成年的各种各样的现象和事件中,它们会进入我们的头脑而构成丰富的经验。通常情况下,经验对于我们处理日常问题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试想一想如果加工一个精密零件,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就能够很好地胜任这个工作;一个熟悉车间运作的管理人员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个车间。   
    实际上动物都具有经验型定势。专家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能拴住一头大象,但是大象能够用鼻子将一吨重的圆木卷起,它们完全可以用鼻子将木桩卷起。这是因为大象在小的时候被铁链拴在铁桩上,当时不管用多大的力气去拉,铁桩对于幼象来说是拉不动的。幼象长大后力气大大增加,但是大象认为身边的桩是拉不动的。
    经验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是可以不断积累的,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经过经验之间的比较就可以发现人们自身思维的局限性,进而可以开阔眼界,增强见识。经验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经验是相对稳定的东西,有可能导致人们对经验过分依赖乃至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样就会减低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历史上有不少事例是由于受到了经验型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使发明的东西性能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因为这种定势的影响而造成失败;相反,如果没有受到经验型思维定势的影响,那么就能够获得成功。
    例如  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期间航天领域有这样一个事例。以当时美国和苏联的科技水平来说,两个国家都具备将火箭送上太空的能力,实际上美国的技术水平要比苏联的稍高,但是当时有一个技术难点就是火箭推动力不够,摆脱不了地球的引力。这个问题在当时美苏双方的专家都是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尽量设法增加所串联的火箭数量,以不断增强推动力,但是尽管火箭数量增加了,火箭的推力并不能足够将卫星送上太空。后来苏联的一位青年科学家突破了这一经验型思维定势,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只串联上面的两级火箭,下面使用20个火箭并联作为推动,经过严格的计算、论证和实践检验,这个办法获得了成功,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火箭的初始推动力和速度,从而能够摆脱地球的引力。正是由于这一设想的提出,使得苏联在美国之前将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轨道。   
    在美国早期设计的飞船上都装了一个小小的减速器,用来减低太阳能发射板的开启速度。后来科学家嫌这种减速器太笨重,而且容易沾上油污,后来经过重新设计的减速器经过试验并不可靠,多次改进后仍不令人满意。正当研制小组几乎绝望的时候,有位科学家突破经验型思维定势,提出可以不用这个减速器。最终的实验证明这个建议完全正确,也就是说这个减速器从一开始就是多余的,只是经过多次的成功飞行强化了人们的思维定势。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经验的狭隘性表现在经验的时空狭隘性、主体狭隘性和经验之外的偶然性。
    有一位思维学家用以下的题目对100人进行了测试,结果只有2人答对。题目是这样的:一位公安局长在茶馆里和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解难分之际,跑来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回答道:“我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局长是什么关系?
    经验对于需要进行创新思维的人来说就变成了束缚,变成了框框,是要求我们“只能如何如何”、“怎样怎样做是不行的”等等。要想有所创新,就要在创新过程中摆脱经验的影响。
1.4书本型思维
一般人们认为,一个人的书本知识增多了,特别是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那么他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创新能力,自然就会相应地提高。实际情况并不见得是这样。我们应当看到,书本上的知识并非都是真理,往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前被认为是真理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非真理。即使书本上的所有知识都是真理,即使所学习的都是反映着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知识,也还得看学习的人是否能够正确、有效地加以利用。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如果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并非就是力量。实际上我们只能认为知识是潜在的力量。要能够正确、有效地应用知识,它才能成为现实力量。不能认为谁读的书多,知识丰富,谁的力量就大,创新能力就强。
在天文学史上有类似事例:天文工作者勒莫尼亚在1750年到1769年间,曾先后12次观察到了天王星,但是有关天文学著作却一直认定,土星是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太阳系的范围到土星为止。这一书本知识牢牢地束缚了勒莫尼亚,使他始终未能认识到,他所发现的这颗星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直到十几年后,才最终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于1781年加以认定。 
    医学史上也有过这样的事,公元前2世纪罗马时代伟大的医学家盖伦,一生写了256本书,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医学家、生物学家都一直把他写的书当作经典著作。盖伦在书上说,人的大腿骨是弯的,大家也就一直相信人的大腿骨是弯的。后来有人通过实际解剖,发现人的大腿骨并不是弯的,而是直的。按理说,这时就应当纠正盖伦书上的错误,还事物本来的面目,但是由于人们太崇拜盖伦,仍然相信他在书上说的不会错,于是人们解释说这是因为在盖伦的时代,人们都穿长袍,不穿裤子,所以人的大腿骨得不到纠正,所以就都是弯的,后来人们开始穿裤子,不再穿长袍,这样长期穿裤子的结果才逐渐把人的大腿骨弄直。当然我们今天看来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知识和创新能力之间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二者既有统一的一面,同时又有矛盾的一面,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知识越多,对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有利,这是主要方面,这一点大家都十分注意。二者之间的对立面表现在,知识增多,创新能力不一定相应地提高,更不具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因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有所开拓,如果只是局限在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是很难有所创新的。另外,由于创新的对象是运动的、发展变化的,人们认识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已经有的某些知识会显得陈旧过时,会暴露出其不足的地方。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有可能成为创新的障碍。实际上,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客观地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知识和价值体系就能够传递给下一代,后人在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过程中就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   
    我们知道,创新的客观对象是由无数的个别事物组成的,这些事物具有无穷多的属性,每个属性又在不断地发生无穷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书本所研究的“理想化”的知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生活于理想化的世界里,因此我们应当时刻把握住书本与现实世界是不同的,不能将二者混淆在一起。   
    比如美国的比尔•盖茨,他虽然大学还没有毕业,但是由于他能够灵活运用他所学的计算机方面的有限知识,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比如说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曾经很幽默地评价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说:“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在探讨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而爱因斯坦说出了其中最具独创性、最深刻的东西。你们可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那是因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全部哲学和数学,爱因斯坦都没有学过。”虽然希尔伯特的话有些夸张,但是爱因斯坦由于没有受到有关时间和空间的书本知识的束缚却是事实。   
    那么在创新发明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既不为所学的知识困扰,又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呢?首先,我们可以尝试跨出自己所学的专业,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来分析和研究创新的对象。   
随着近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知识的交叉现象也越来越多。一个人如果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眼界将会过于狭隘,从而会束缚人们的创新思维的发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对某些专业领域的新创新,并不是资深的专业认识,而是那些初涉专业的新手,或者是那些从别的专业转换过来的人。许多人直到中年才转换专业方向,却依然能够在新的领域做出突出的成就。例如物理学家里克尔在34岁转攻分子生物学,不久发现了DNA的内部结构;奥斯瓦尔德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转而研究数学,在59岁的时候创立了第一个关于颜色的数学定理。
总之、如果同学们能够把握好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能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做到既有丰富的知识,同时又不为知识所累。

相关资料
  • 暂无资料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5108589号 广东省音像制品制作经营许可证 粤音制证字第 B005号信息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 粤字第92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80129号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5-2011 ichinaceo, All Rights Reserved